这种平台的运营更多的是需要该方面的专业人才,并且一定要谨慎小心。
我有一些心得和体会,现在给您分享交流。
首先要看到,做知识产权的新媒体运营,具有比较好的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知识权包括的专利、商标和著作权,在维权过程中带来的冲突,在网络上都是争论的话题焦点。尤其是涉及到明星名人的知识产权官司,网络用户的关注度和分享传播率是蛮高的这就是比较好的运营基础。
知识产权的新媒体平台运营工作可以按照这几个方面来梳理。
一、搭建平台
如果企业和组织还有一定的规模,要做新媒体运营,基础性工作就是要搭建平台。目前需要的是矩阵式平台,包括网站、手机App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开通今日头条的头条号等。这是新媒体运营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根据运营目标来搭配人员编制。
二、流程设计
按照网站、App客户端、微信和头条号等新媒体矩阵情况,要规划设计运营流程,才好明确运营目标和人员的考核关管理。同时要根据运营的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动态调整流程设计和运营措施。运营目标设计至少包括用户关注数量也就是粉丝的数量,经营收入目标,这些都要量化考核。
三、内容运营
内容运营建立在用户定位之前。知识产权新媒体平台的用户包括:从事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公检法工作人员、知识产权律师群体、然后是企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这些用户都是平台内容的传播服务群体。
根据用户定位来进行内容的策划、编辑和传播。新媒体运营的一些通用技巧,也可以在知识产权新媒体过程可以采用。类似维权冲突类事件,比较容易吸引眼球,尤其涉及到名人的热点事件,针对这些内容,可以快速传播分享和互动,可以很快带来新用户关注和点击流量
四、变现运营
变现运营是新媒体运营的终极目标,没有这个目标的新媒体运营都是在做无用功,这是我的个人观点。当决定要做新媒体运营的时候,一定要对这个变现要有目标设定。在这个变现目标的主导下,按照内容、产品、活动和用户四个方面去开展工作。内容和产品用来吸引用户,用户和活动是来拉新转化和变现。运营流程的设计要这四个方面工作细化展开。
知识产权在个人和企业的工作中中越来越重要,在网络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网络环境中,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需要梳理的案例事件、新出现的争论话题也越来越多。这为知识产权的新媒体运营提供很好的机会和基础。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如何提升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11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衡付广在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近年来采取的一些好的做法。
宣传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国家知识产权局配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以答记者问、图解、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宣传解读相关内容,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微信等平台开设“专利法你问我答”“商标侵权判断标准解读”等多个专题,与人民网、科学网等媒体合作,建设知识产权频道,开设“以案说法”“案例聚焦”等特色栏目。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积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介,以多种方式提升知识产权宣传效果,增强普法宣传的传播力影响力。
重拳打击恶意商标申请行为。协调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围绕打击恶意抢注涉疫标识、恶意抢注冬奥会吉祥物、运动健将姓名等冬奥热词开展多轮次宣传引导,并曝光相关申请人及代理机构,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知识产权行业秩序,引导市场主体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做好违法失信行为的通报,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大力培育知识产权法治文化。连续14年组织举办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其间,各地、各部门集中开展数千场次知识产权专题宣传,发布各类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和相关报告,信息报道数量和公众参与热情逐年上升。完善新闻发布制度,今年以来我们每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媒体朋友参与报道,为社会公众提供更高频次的知识产权政策解读、数据供给和信息服务。
同时,积极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普及。邀请撒贝宁、易烊千玺等人士为知识产权代言,在B站推出《大师课》《对话审查员》《小明与商标的故事》等系列精彩视频,引导青少年走近知识产权。我们支持知识产权类图书持续出新,其中“我也会发明”同名动漫在央视等多家媒体播出,受到青少年喜爱。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近日,北京知识产权信息中心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方式举办了“政府网站发展趋势”专题培训,局机关和直属单位负责网站相关工作的同志共50余人参加了培训。主讲专家结合自身长期参与网站集约化建设经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政府网站建设政策背景和趋势、网站集约化核心服务、集约化建设的技术创新应用以及典型集约化建设案例等内容。政府网站是政府机关履行职能、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通过此次培训,必将对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进一步加强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起到较大帮助和促进作用。
(来源:北京知识产权信息中心)
(编辑:李星仪 汪诚 审读:熊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