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增病例激增,疫情报道中可以看到,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其中包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
也就是说,将临床诊断病例纳入到确诊病例中,或者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将部分有典型CT改变,但是核酸检测暂无阳性结果的,以前划归疑似病例的这部分患者纳入确诊病例了。
这样处理的基础,其实是源于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方案中诊断部分,针对湖北地区和非湖北提出了不同的诊断标准。针对湖北地区,疑似患者且存在影像学特点的病例,即考虑临床诊断病例。
其实,在医学上,“临床诊断病例”这个概念早就存在。有很多疾病的确诊往往存在比较严格的诊断标准。这些标准可能需要完善大量检查,而某些检查又本身存在不同的局限性。
比如,有些检查只有特定医疗机构才能进行;或者某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患者接受度不高;还有就是存在医疗成本问题过高等。
就拿相对比较常见的肺结核诊断而言,痰抗酸染色容易做但阳性率不高,痰培养专科医院可以做但是耗时长,肺泡灌洗液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难以广泛开展等。
如果有个患者,有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等症状,CT也有典型表现,但是没有找到结核杆菌,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继续进一步检查?临床上,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临床诊断病例进行呼吸道隔离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诊疗时间,加快治疗节奏,同时可以减少传染病传播风险。
就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言,我个人认为“临床诊断病例”这个标准,完全应该包括但不限于湖北地区。
目前情况看来,核酸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一定的假阴性率,同时受到试剂盒生产力、取样技巧性等多种因素影响;
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性相当强,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者隐性感染者,加上部分患者本身就诊存在延时性,“早诊断,早隔离”显得尤为重要。
而该病的影像学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有特点的,同时CT检查项目县级以上医院都可以进行,再加上目前的互联网会诊条件,影像学诊断明显是一个适合广泛开展且阳性率相当高的项目。
在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之前,对CT异常且有流行病学依据的患者进行“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可以让更多无症状感染者或者隐性感染者得到有效治疗和隔离。
这样更有利于总体疫情的控制,助力疫情歼灭战的早日胜利。
湖北一夜之间,新增如此之多病例的主要原因是:诊断标准放宽。
之前的诊断标准,核酸检查必须阳性才能确诊,其敏感度只有 30-50%,漏掉了很大部分疑似病例。
而采用新的诊断标准之后,可以将很多病例从“疑似患者”直接转变为“确诊患者”。
因此,从数字上看,确诊病例多了,疑似病例少了。
这么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将那些至今无法通过核酸阳性的患者确诊,可以集中收治,方便统一管理,避免病人携带病毒继续传染他人,降低了疾病扩散的风险。
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出,武汉乃至湖北地区疫情仍然相当严峻,其最终病例数字恐怕远超预期,对于举全国之力共援湖北抗疫,是一个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