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8日)下午
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
发布南通市2024“营商环境提升年”
行动方案
(“万事好通”3.0版)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精心打造了惠企便民服务持续优化的“万事好通”1.0版,创新实施了政策、政务、市场、法治、人文、开放“六大环境”集成推进的“万事好通”2.0版后,今年我市接续提出3.0版,包含18项突破性、引领性、彰显南通特质的改革举措,推动“六大环境”再提升,打通营商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推动政务环境再提升方面3.0版聚焦政企互动、数字赋能,围绕涉企服务感受度不高、信息化服务应用体验感不佳等问题,提出涉企诉求闭环处置“零梗阻”、服务经营主体大走访“零距离”、政务服务“掌上通办”“零壁垒”三项工作机制,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比如,针对一些涉企诉求“久拖不决”、缺少专业回应等堵点,建立市、县、镇三级联动、覆盖全市各部门的企业诉求“交办-处置-反馈-跟踪-评价”机制,确保涉企诉求“有人问、有人盯、有人协调”;针对政务服务系统多、平台多,企业群众无所适从等难点,整合全市各类政务服务移动端应用,融入“苏服办”移动服务体系,建设“苏服办·南通”小程序,一个程序统筹“通事通办”。
在推动政策环境再提升方面3.0版聚焦政策惠企、守信践诺,围绕政策制定不精准、兑现不便捷、企业感受有温差等问题,提出全面推行“开门出政策”、持续优化“万事好通·惠企通”2.0版、深入推动“诚信南通”建设三项举措,确保惠企政策早兑快兑、应享尽享。比如,建立涉企政策咨询名录库,构建经营主体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工作机制,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公平性;制定(修订)《南通市政府合同管理办法》《南通市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指引》等政策文件,规范各级政府履约践诺。
在推动市场环境再提升方面3.0版聚焦企业痛点、服务短板,围绕企业反映较为强烈的涉企“第三方”中介服务乱象、执法频次过高等问题,提出开展涉企中介服务、涉企行政执法、涉企违规收费三项专项整治。比如,针对在中介机构“服务不规范、耗时长、收费高”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建设涉企负担智能监察系统,规范中介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执业行为;针对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突出问题,推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推进综合集成监管,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迎查负担。
在推动法治环境再提升方面3.0版聚焦公平公正、护企安商,提出实施知识产权“利剑护企”、维权解纷“纾困助企”、法治服务“网办便企”三项专项行动。比如,在产业园区试点设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实现家纺产品外观设计纠纷“快调速裁、简案快办”;全面推广执行立案前督促履行与和解履行机制,让胜诉经营主体债权更易实现;提高“智慧诉讼服务”水平,建立审判与政务数据实时共享通道,为经营主体提供“审执破”一键查询功能,最大限度维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
在推动开放环境再提升方面3.0版聚焦近悦远来、好运南通,提出优化港口航道设施配套、优化对外贸易服务供给、优化出口涉税服务管理三项服务举措,持续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比如,聚焦打造“水运江苏”南通样板,建设更多内河航道;成立国有外贸集团,加大金融机构对船舶、海工行业的支持力度,解决企业保函开具难等问题;优化升级税收服务国际投资工作站,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税收风险体检书》和《风险内控建议书》,为纳税人提供更高质量的税收确定性,帮助规避经营风险。
3.0版聚焦宜居宜业、活力南通,围绕民营企业家归属感不强等问题,提出打造“南通好居”“南通好玩”“活力通商”三大城市品牌,城市吸引力持续增强。比如, “点菜式”提供人才公寓、创新楼宇、青年驿站,让外来客商、初创人才在通安居乐业;开发“南通好玩”微信小程序,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养、体、学等一站式的文化旅游服务;推进实施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挂钩指导机制,凝聚青年企业家商会等组织力量,推动新生代企业家与南通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全文如下——
南通市2024“营商环境提升年”
行动方案
(“万事好通”3.0版)
为贯彻落实《南通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扎实推进2024“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实施《南通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擦亮“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对标国内外先进标准和典型经验,对表重点改革创新领域最新方向,对照各类经营主体普遍反映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结果运用,进一步推动政企直通、服务提升,打通营商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各类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发展提供更优环境,打造与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相适配的宜商生态。
二
具体举措
1.涉企诉求闭环处置“零梗阻”。依托“万事好通·惠企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实施企业诉求直报,建立市、县、镇三级联动、覆盖全市各部门的企业诉求“交办-处置-反馈-跟踪-评价”机制。进一步明确涉企诉求反馈渠道,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设立营商环境专区专席,做到“百分百闭环办”。建立企业满意度动态监测机制,对诉求办理结果和企业满意度等情况定期通报和回访。
2.服务经营主体大走访“零距离”。按照“规上企业家家必到、小微企业有求必应”要求,常态化开展服务经营主体大走访行动,实现市、县、镇三级联动专班化、全覆盖。落实“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要求,对领导挂钩的重大项目建立“一个重大项目、一位牵头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张责任清单、一份序时进度表、一线帮办服务”的“六个一”工作机制,保障攻坚任务取得实效。
3.政务服务“掌上通办”“零壁垒”。整合全市各类政务服务移动端应用,融入“苏服办”移动服务体系,建设“苏服办·南通”小程序,拓展移动端办事渠道,完善掌上办事引导、简化办事操作,实现“一看就能懂、一点就能办”。探索建立统一的“经营主体身份码”制码、验码机制,通过“一部手机、一个二维码、一个身份”打通经营主体身份验证通道,做到“一码通查、一码通办”,实现经营主体“一企一照一码”办事。4.全面推行“开门出政策”。建立涉企政策咨询名录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作用,构建经营主体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工作机制,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公平性。强化政策宣传,广泛利用新媒体进行解读,及时将政策红利精准送达企业。对实施满一年的惠企政策,主动开展政策实效性评估,对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政策,及时按程序调整完善。
5.持续优化“万事好通·惠企通”2.0版本。聚焦“政策直达、诉求直报、政企直通”,优化“万事好通·惠企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实现材料电子化、查询实时化、兑现公开化,确保早兑快兑、应享尽享。着力提升平台注册量和使用率,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企业一个平台找政策、一个平台享补贴。定期组织开展惠企资金绩效评价,切实提升资金兑付效率。
6.深入推动“诚信南通”建设。抓好“诚信南通”品牌建设,开展“诚信南通”品牌宣传和实践,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健全政务信用管理体系和政务诚信监督体系,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和失信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以强化政府契约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为目标,以园区招商引资合同管理为重点,制定(修订)《南通市政府合同管理办法》《南通市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指引》,编发《政府合同履约管理典型案例》。
7.开展涉企中介服务专项整治。聚焦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涉企第三方服务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完善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机制,建设涉企负担智能监察系统,规范中介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执业行为。按照省制定的统一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对市级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实现行政权力中介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
8.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整治。聚焦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企业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深化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机制,制定工作指引,将行政指导和服务融入行政执法全过程,规范行政裁量权行使。全面推行邀约式体检,鼓励企业主动邀请执法部门开展“会诊”,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推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聚焦涉企高频高危领域,区分不同监管场景,梳理多部门跨领域执法监管事项,推进综合集成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领域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构建“通用+专业+行业”的触发式监管新模式,在特种设备、家纺行业等领域先行先试,推动涉企检查频率下降20%。
9.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清风”行动,建立规范的问题线索部门共享和转办机制,综合采取市场监管、行业监管、信用监管等手段实施联合惩戒,公开曝光违规收费典型案例。持续完善政府定价的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做到涉企收费定期公布、定期检查、定期评估,常态化接受企业和社会监督。清单以外一律不得新设涉企行政事业性、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未经征求企业和社会意见一律不得调整收费标准,未在执收场所和执收单位网站公示一律不得收取相关费用。
10.实施知识产权“利剑护企”行动。制定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实施发明专利精准培育“滴灌计划”,推行知识产权纠纷“简案快办”,在产业园区试点设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实现家纺产品外观设计纠纷“快调速裁、简案快办”,办案周期压缩50%以上。聚焦产业聚集区,在全市范围内建立6家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强化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打击知识产权领域虚假诉讼、滥用诉权等不诚信诉讼行为。强化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加强对商标恶意注册、著作权不当登记的检察监督。
11.实施维权解纷“纾困助企”行动。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强化“活查封”“活扣押”“活冻结”等措施运用,支持合理置换保全财产,努力减少查控措施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的影响。全面推广执行立案前督促履行与和解履行机制,建立防范和制止规避执行行为制度,加快胜诉经营主体债权实现。完善打击拒执犯罪长效机制,健全“公诉+自诉”诉讼模式,加强公检法司协调配合,优化追究拒执罪移送程序,促进形成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良好社会氛围。依托现行商会警务服务工作体系,加强涉企纠纷的解决。
12.实施法治服务“网办便企”行动。实体化建立市级公安网办中心,组建专业队伍集中办公,为群众提供网上业务审批、咨询投诉受理等服务。借助“网上不见面”“视频远程办理”等渠道,实现十大类公安行政审批业务“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提高“智慧诉讼服务”水平,建立审判与政务数据实时共享通道,实现数据的实时调用、传送、汇聚,为经营主体提供“审执破”一键查询功能。推动破产企业的财产接管与处置、职工安置与社保转移、税收优惠、信用修复、风险防范与融资支持、企业注销等业务信息数据联通。
(五)聚焦近悦远来、好运南通,优化三项服务举措,推动开放环境再提升
13.优化港口航道设施配套。充分发挥长江-12.5米深水航道作用,服务推进码头改扩建工程,提高港口岸线整体利用效率。聚焦打造“水运江苏”南通样板,建设更多内河航道,加快完善连申线如皋水上服务区服务功能,同步探索服务体验区,加快九圩港下游长江口示位标建设,方便船民过闸。统筹辖区通航环境和民生需求,在天生港水道、营船港水道及海门新江海河港池建设内河小型船舶待装待卸临时停泊点4个,缓解到港分流小型船舶停泊难题。
14.优化对外贸易服务供给。依托“旗舰领航”行动,为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提供政策咨询、标准制定(修订)、产品检验检测和认证“一站式”综合服务。支持开展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区内直转业务,简化非保税货物和保税仓储货物转换手续,进一步促进综合保税区物流分拨业务发展。成立国有外贸集团,加大金融机构对船舶、海工行业的支持力度,解决企业保函开具难等问题。
15.优化出口涉税服务管理。推行出口退税“快审快核快退”,符合退税条件的,全市正常平均出口退税时长不超过4个工作日,其中一类出口企业不超过2个工作日。优化升级税收服务国际投资工作站,建立“双员双联双控”服务管理新机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税收风险体检书》和《风险内控建议书》,加大预约定价谈签力度,为纳税人提供更高质量的税收确定性,帮助规避经营风险。
16.营造“南通好居”生活环境。推进城市更新、产城融合,“点菜式”提供人才公寓、创新楼宇、青年驿站,让外来客商、青年人才在通安居乐业。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让产业工人及子女享有更加优质均衡的教育服务。高品质运营“四大商圈、两大集群”。
17.擦亮“南通好玩”城市名片。开发“南通好玩”微信小程序,集中汇聚全市优质文化旅游资源,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养、体、学等一站式文化旅游服务。打造城市线上会客厅、官方文旅推介平台,树立城市新名片。组织中国南通江海国际文化旅游节、“秋冬潮玩、悦游南通”南通文旅乐购嘉年华等活动,丰富市民和游客消费场景。建立南通本地自媒体联盟,加强与知名在线旅游平台的合作,吸引更多游客做客南通。增加在市内交通枢纽等地的线下宣传,策划推出“第一城的浪漫”城市漫步等主题线路。
18.培育“活力通商”新生队伍。以张謇企业家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老一辈企业家的“传、帮、带”作用,着力做好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发现、培养等工作。推进实施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挂钩指导机制,凝聚青年企业家商会等组织力量,推动年轻一代企业家积极服务城市发展,在全市培育一批具有爱国情怀、开放胸襟、创新精神、诚信品格、社会责任的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代表人士。
三
保障措施
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全市营商环境工作的协调推进、跟踪调度、督促落实。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好本区域、本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实抓牢。各有关部门要对各项任务认真研究,2月底前提出有量化目标、有时间节点、有责任落实的工作方案,切实保障各项举措落地落实。
(二)完善推进机制坚持“以督促行”,发挥“营商环境提升年”督察专班作用,围绕营商环境改革任务开展专项督察,以“督”促问题发现,以“导”推工作落地。强化民主评议,市人大常委会定期听取、审议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报告;市工商联组织开展满意度测评,提出整改提升意见建议。市营商办持续收集经营主体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各方意见和建议,变经营主体的“问题清单”为“任务清单”,强化问题交办,加强跟踪问效,注重考核激励,提升推进实效。
(三)加强氛围营造将营商环境宣传推介纳入全市宣传工作重点,通过新闻发布会、部门访谈、情景演练、媒体专栏等形式,全面系统开展《南通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营商环境政策宣传推广。加强正向激励和宣传引导,推出一批敢闯敢干、改革创新的企业家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亲商、重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支持各地各部门重点围绕提升政策、市场、政务、法治、开放、人文“六大环境”,先行先试、探索路径,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擦亮叫响“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在比学赶超中实现全市营商环境的持续提升。
(四)严肃政风行风聚焦服务保障经营主体各项政策、工作部署落实,坚决查纠麻痹松懈、敷衍塞责、“脸好看、门好进、事难办”“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深挖彻查问题线索,强化过程监督,严肃查处相关部门和人员玩忽职守不作为、任性用权乱作为以及为群众办事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行为,每季度公布一批营商环境负面典型案例。强化系统性、行业性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治理,促进公职人员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保持为民务实清廉本色。采写: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璐 严春花
编辑:彭小燕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苏锦安 记者 严君臣)3月30日,为方便市民群众使用“场所二维码”,南通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及社区防控组推出“好通码”微信小程序。
△南通 “好通码”
市民群众可通过微信搜索“好通码”,首次使用需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等个人信息通过实名认证。实名认证后即可通过“好通码”页面底部的“扫一扫”功能,扫描对应场所的“场所二维码”即可。“好通码”上的“行程码”功能,直接挂接通信行程卡,方便行程未核验人员直接核验行程卡。
需要提醒的是,扫描“场所二维码”之后如显示“行程未核验”,则表明市民群众本人的苏康码未在国务院行程卡中点击核验。建议市民群众在出门前,在苏康码中核验行程卡,一天一次即可。
“好通码”还集成了“入通登记”功能,方便已来通返通人员报备出行情况。
根据当前南通市疫情防控政策要求,自3月30日起,南通全面推广使用“场所二维码”,个人进入公共场所,可通过“好通码”微信小程序或“南通百通”APP两种方式扫码通行。机场、火车站、车站、大型商超等应用扫码设备场所,原核验措施不变。如在“场所二维码”使用过程中需要帮助,请咨询当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南通百通”App、“好通码”微信小程序功能升级啦!
为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更好方便市民核验通行,减少市民在不同App间来回切换。近日,“南通百通”App和“好通码”微信小程序加紧完成系统升级,实现“场所码”一次扫码,个人的苏康码、行程码、有效核酸检测结果均可在手机上一屏展示。目前,市民进入公共场所可任选“南通百通”App或“好通码”微信小程序扫码通行。
下面就跟着小编
一起来看下如何具体操作吧!
方式一:使用“南通百通”App扫码
(如您已实名注册,请直接按第三步操作)
第一步
应用市场搜索“南通百通”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南通百通App
第二步
市民注册登录南通百通并进行实名认证
注册登录
实名认证
第三步
点击“南通百通”App首页“扫码核验”功能,或者搜索框右边扫一扫功能,扫描场所码进行核验
扫码核验及扫码结果展示方式二:使用微信“好通码”小程序扫码
(如您已实名注册,请直接按第三步操作)
第一步
进入小程序。可以通过微信“扫一扫”扫描下方二维码,也可以在微信搜索中输入“好通码”进行搜索
“好通码”小程序入口
第二步
用户注册。点击右下角“我的”,点击登录,录入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信息并提交保存
“好通码”注册登录界面
第三步
扫码核验。点击小程序下方中间“扫一扫“图标 ,扫描张贴的“场所二维码
“好通码”扫码核验界面
需要提醒的是,扫描“场所二维码”后如显示“行程未核验”,则表明市民本人苏康码下的国务院行程卡未点击核验,建议市民每天进行一次行程码核验。如在“场所二维码”使用过程中需要帮助,可咨询55009395便民服务热线,也可通过“南通百通”App功能反馈和微信小程序客服在线咨询。
采写: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张亮
综合南通公安
编辑:刘铃燕